时代需要“药神” 华大海洋另辟蹊径 向海洋问药

资讯 10-09 阅读:100 评论:0


《我不是药神》上映已有1年多了,电影披露的重症底层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让无数国人产生共鸣,4万元一盒的“天价”药吃不起,500元一盒的仿制药不合规的现实让人心酸。对于重症人群就医难、治病贵、买不起药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医药行业也在为改变困境不断革新。

尽管如此,药源渠道有限,“天价药”的问题仍无法得到彻底解决。长期以来,由于陆生资源更容易获取,药物研发的着眼点在陆地。但随着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药物开发的难度和投入不断增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由于在高盐、高压、缺氧以及少光照的环境下生存,进化形成独特的基因,具有比陆生动植物更奇特的结构和更显著的活性。可以说,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未来新药来源的宝库。“向海洋进军,从海洋中索取更多的新型药物以供人类的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

图片10.jpg

深圳市海洋科技领军企业——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海洋”)作为新时代生物医药企业的探索者,自成立之起就意识到了海洋生物资源价值,面向全球不断搜集水生生物的样本、数据资源,并挖掘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及“蓝色药库”计划的提出,华大海洋逐渐开始布局海洋创新药及海洋大健康功能制品的研发。 

业界一直对向海洋要药的可行性存有质疑,对此,华大海洋首席运营官王新文女士在《生物探索》的采访中坦诚透露:“在进行海洋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源于海洋生物的小分子药物已经显示出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潜力,并且具有良好的药效。更可贵的是,这些药物不仅在疗效上可与多数进口药相媲美,而且副作用更小,价格更为低廉。”

同时,她在采访中提到,目前,华大海洋正在研发的一款新型免疫海洋小分子药物已经开始系统临床前研究,这是一款基于对海洋天然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的1.1类新药,与现有临床使用的大分子生物药相比副作用更小、疗效更佳且成本更低,如果成功上市,将为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带来新的希望。

图片11.jp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新文女士表示,在海洋生物的基础性组学信息资源方面,华大海洋秉持的是开放共享的理念华大海洋希望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企业可以开放地获取海洋生物的基础信息资源,走出闭门造车的情境

据悉,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举行。届时,组委会联合华大海洋举办海洋生物医药与功能制品产业发展论坛”及相关配套活动,国内外海洋生物医药与功能制品领域的一线“大咖”将在论坛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科研产品。

王新文表示,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大家打造一个学术交流与产研对接合作平台,助力相关领域的突破、创新与成果转化。她希望,此次论坛能够打破不同国家在海洋生物信息交流上的障碍,为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号诊把脉,同时推动产学研深度、可持续发展。

图片12.jpg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邮箱:2964342810@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